党群工作,是一份承载着使命的职业担当。每一次耐心倾听,都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妥善解决;每一场精心组织的活动,都系着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持续增强。它以初心为指引,以服务为宗旨,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,更在社区肌理中深深扎根,筑牢基层治理的坚实根基。
此次,健康管理学院党建中心的胡虹老师带着学生代表们,特意采访了一位出色的校友。这位学姐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,敞开心扉地聊聊在上海市奉贤区党群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日常——从大学四年间收获的种种经历对职场起到的实际帮助,到平日里在服务群众的一线岗位上坚守初心的具体故事。字里行间都满是基层工作的真实暖意,每一段分享都像一盏灯,为正为前路迷茫的学弟学妹们照亮方向,帮大家在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
杨潇潇
姓名:杨潇潇
政治面貌:中共党员
入职单位:奉贤区庄行镇党群办(宣传)
入职年月:2025年8月
职务:社区工作者
校内曾担任:班长、上海建桥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、校学生会执行主席、健康管理学院党建中心主任、模拟政协社社长、校党史理论宣讲团团长、校级助教、校学生会权益部部长、院自管会纪检部部长、辅导员助理、第十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常任委员、学习委员、就业委员
曾获:
2025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;
2024临港新片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”实践“优秀学员”;
2022至2023学年度本专科生“国家奖学金”;
2023至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“上海市奖学金”;
2023年“知行杯”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先进个人;
2023年度弘扬雷锋精神优秀学生“金质奖章”;
2023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优秀志愿者;
2023-2024年度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奖学金;
第八届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铜奖;
2022-2023学年上海建桥学院“卓越奖学金”;
2022-2023学年“感动建桥学子”清云奖学金;
2021-2022学年上海建桥学院“一等奖学金”;
2022-2023学年上海建桥学院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称号;
2021-2022学年上海建桥学院“优秀学生”称号;
2021年度上海建桥学院“优秀团员”称号;
2022年度上海建桥学院“优秀团干部”称号等
多维历练,能力淬炼
“既要保证成绩,更要让大学生活充满意义。”这是杨潇潇学姐刚入学时给自己定的基调,也成为她四年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初入校园时,从校学生会权益部干事起步,一路成长为部门负责人,全程参与“校长在线”工作,为学生权益积极发声;同时担任校广播台早间新闻组主播,坚持每日7:10-7:20直播播报新闻,在无预录的压力下练就了的临场应变能力。
大二时,学姐身兼辅导员助理、党建中心秘书部成员等多职,不仅负责党史知识竞赛主持稿等文案撰写,还以英语助教身份助力同学备战四级,将趣味教学融入日常工作中。杨潇潇学姐在大三时成为校团委学生副书记、健康管理学院党建中心主任和模拟政协社社长,核心能力迎来进阶:主导组织高团学习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周期性活动,从计划制定到人员调配、应急处理,全方位提升了统筹协调能力;在担任校院两级重要公众号责编期间,严格把关每一篇推送、每一张海报,在新媒体领域积累了扎实经验。这些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:“办活动不仅要关注当下,更要着眼全局,做好长期规划。”
实践筑基,锚定方向
大二暑假,杨潇潇学姐投身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爱心暑托班,以班主任与志愿者双重身份初涉基层,获评市优秀志愿者。
更让她难忘的是连续两年作为“金石榴双导师”项目核心成员,走进日喀则江孜闵行中学。尽管有高原反应,她仍为藏族学生传授知识与方法,课余倾听他们的梦想。“那是双向的温暖交换”,孩子们的热情让她感受到雪域力量。作为核心代表,她参与闵行团区委交流,分享心得并提创新建议,获“知行杯”上海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。
大三暑假,她在临港新片区综合执法大队挂职,耳濡目染公职人员的严谨作风。
这三段段经历,让她对公共服务的热情更炽烈,也更笃定投身其中的决心。
多元筹备,灵活抉择
大四期间,杨潇潇学姐在出色完成学生工作的同时,全力投入备考阶段。虽然研究生考试通过了国家线,但遗憾未能达到目标院校同济大学的分数线。然而,她凭借备考过程中打下的扎实基础和不懈努力,在不久后的上海市社区工作者考试中接连获得四个区域的面试资格,并最终脱颖而出,成功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。她的经历启示学弟学妹们:专注耕耘,厚积薄发,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舞台。
基层深耕,收获成长
如今,杨潇潇学姐在奉贤庄行镇党群办(宣传)负责党务相关工作,曾经在校园里锤炼的组织协调能力,已然转化为实际工作中扎实的行动力。基层工作虽事务繁杂,但规律的作息与完善的福利保障,让她能从容平衡工作与生活。她分享道:本次政府开放月,作为党群办(宣传)一员,参观鼎丰企业深受启发。近距离感受了老字号坚守的匠心传承、拥抱的技术创新和履行的社会责任。此行不仅增进了政企了解,更启示我们宣传工作:一要当好政企“连心桥”,精准传递政策、反映诉求;二要深挖如鼎丰般的“宣传点”,讲好本土企业守正创新的故事;三要贴近“服务心”,以宣传助力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。未来将努力讲好政企同心、共谋发展的新篇章,擦亮城市名片。于学弟学妹,学姐认为社区工作者是留在上海或备考公务员的优质过渡选择:“笔试虽然以行测和申论为主,但特别要注意的是,还会涉及区情和市情的考察,面试则着重考察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。”同时她特别强调,不必过分执着于“应届生身份”,“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关键是要主动了解政策,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”
从校园里的“多面手”到基层中的“实干者”,杨潇潇学姐用经历证明:明确目标、勇于尝试、持续积累,不断解锁自身的斜杠能力,往往能在职业道路上稳步前行。愿每一位学子都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,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闪闪发光。